世界读书日简介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

西班牙提出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的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中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辞世日。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但在我国这个日子还没有广为人知,近两年开始有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和阅读相关的公益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阅读逐渐兴起。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阅读的目的性比较强,读者在读书后会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也有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机会,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而网络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阅读一般都是在轻松状态下进行的,看过的内容不易记忆。而且它必须借助一些硬件支持,如计算机、智能手机,还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无法像书本那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因此读者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阅读的兴起,要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关键是要将读者拉回到读书中来。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对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书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